东坡区加快农机化生产道路建设,把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带到田间地头,以机代人,提高生产力。在道路建设、投入、管理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示范,以点带面,推农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引导,群众参与。积极向省、市主管部门争取农机化生产道路资金,用于农机化生产道路建设以奖代补,极大地激发群众的修路热情,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实现投工投劳。
二是项目整合,合力推进。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以项目整合为突破点,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一事一议、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加快东坡区现代农业发展,形成各部门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是建养并重,持续发展。严格按照《四川省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进行农机化生产道路建设,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以村组为主,采取村民承包、院落承包等方式,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机化生产道路建设和日常养护中的作用。把农机化生产道路养护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做到定期养护。同时,鼓励成立相应的专业队,统一开展专业、专项维护,提高养护水平,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实现农机化生产道路建设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