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2330平方公里,有耕地58万亩和农业人口66万,农村经济主要以粮油、畜牧、水果、药材为主,属典型山区农业县。近年来,在农村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高、土地撂荒逐渐严重、粮食安全危机日趋严峻的新形势下,我县把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作为全县农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机插秧推广新路子。
一、组织保障、科学规划、扎实发动是基础
(一)强化组织保障。为将部门工作行为上升为政府工作行为,局领导多次将机插秧推广工作作为专题向县委、县政府主要或分管领导汇报,从而引起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将机插秧推广工作纳入各乡镇年终目标考核,并成立了机插秧推广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机插秧推广的总体规划、方案编制、组织实施、技术培训、检查验收、年度考核等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县农机局局长任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技术指导小组由县农机局局长任组长,县农机、农业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技术员为成员。
(二)搞好科学规划。由于机插秧技术对水利灌溉、作业条件、农机装备、群众认知等都有一定要求,因此,机插秧推广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贪大求洋,必须稳扎稳打,科学规划。今年2、3月份,我局分别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23个拟新推广机插秧乡镇进行了实地走访,最终确定13个乡镇推广机插秧。
(三)做实宣传发动。为创造良好推广氛围,我局每年都要组织召开好关键性的“两个会”。一是开好座谈会,让农户消除顾虑。每年春节刚过,我们都要到拟新发展机插秧的村或组召开坝坝会,现场为农户讲解机插秧好处、推广政策、承诺技术指导和帮助机手落实育插秧面积等,大大降低了农户对推广机插秧的“焦急顾虑”情绪。二是开好收获效果展示会,让农户吃上“定心丸”。每年机插秧收获季节,我们都要组织未推广机插秧的乡镇领导、农机干部和下年度拟推广机插秧的育秧户、插秧机手等现场观摩机插秧效果,让他们更直观的感受到机插秧确实省工、节本、增产。
二、严密培训、服务到户、重点突破是关键
(一)抓好培训。抓好育秧技术培训是成功推广机插秧的关键,为确保每个机手和育秧农户都能熟练掌握育秧技术,我局每年都要分阶段组织召开全县性的培田、育秧、田管等培训现场会,并保证每个新机手在一年内至少有三次以上的机会参加培训。今年3月,我局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县性的机插秧育秧、栽秧技术培训现场会4个,共发放宣传资料8000多份。
(二)搞好服务。一是搞好技术“跟踪”服务。细心的全程技术“跟踪”服务是机插秧成功推广的重要保障,每年在育秧季节,我局都要安排两个专业技术组对新育秧农户进行巡回指导,到每户的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二是建立手机短信平台,定期将育秧注意事项、天气变化、田间管理、机插秧长势动态等信息发到乡镇农机干部、插秧机手和育秧农户手机上。截至目前,我局技术员已对全县25个乡镇的2155户育秧户进行了1次“跟踪”指导,集中发送了育秧手机短信11条次。
(三)狠抓重点。为突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我县始终坚持“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点后面”的推广模式,逐步形成了“以户带组、以组促村、以村推乡”的工作格局。一是狠抓2个万亩水稻机插秧核心示范片建设,即东青、白桥、亭子、禅林万亩水稻机插秧核心示范片和永宁、鸳溪、五龙万亩水稻机插秧核心示范片。二是建好集中育秧场。为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功能,我县积极引导1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和3个家庭农场建有能栽500亩以上的集中育秧场5个、300亩以上的9个。
三、项目带动、大力扶持、增加机手动力是保障
由于插秧机作业单一、使用时间短、收入不高,很少有农户愿意主动投资购买插秧机和育秧设备,更别说价格更高的高速乘座式插秧机了。近年来,我县通过积极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大力扶持插秧机手和育秧农户。
(一)给予购机再补助。今年凡购买4行步进式插秧机且每台栽插面积在150亩以上的农户,按1.3万元/台的标准给予购机农户再补助。今年全县已新补助插秧机30台,其中高速乘座式7台。
(二)免费供应育秧软盘。针对新推广机插秧的农户,我局按15元/亩的标准补助育秧软盘,今年全县已免费发放18万多张。
(三)给予机手作业补助。针对部分老插秧机手到其他乡镇开展机插秧作业的,我县将按5元/亩的标准给予适当补助。
四、大胆创新、逗硬考核、全面发展是目的
近年来,我们在推广过程中发现机插秧技术太过复杂而农户难以掌握、营养土配制和搬运劳动强度大、田间水份管控不好而导致出苗不整齐等问题是制约机插秧推广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通过不断总结育秧技术、创新育秧模式、加大考核力度来推动机插秧全面推广。
(一)大胆创新。一是大胆探索育秧技术。从2012年起,我局就开始探索稀泥育秧技术,并与营养土育秧进行对比,发现稀泥育秧工序少、稳定性高、农户易于掌握,于是就组织编写了“机插秧稀泥育秧技术规程”,并在全县推广。二是创新育秧模式。为确保机插秧推广成功,我们普遍在全县推行“四统一”的育秧、插秧订单服务,即以村或组为单元,采取机手统一购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田管,这样既保证了育秧质量,又保证了机手收入,同时农户也乐于接受。
(二)逗硬考核。根据年初目标任务,年底县政府都要对各乡镇机插秧推广情况进行考核,并对机插秧推广好的乡镇、成绩突出的干部和面积大的农户给予一定表彰和奖励。
(三)全面发展。我县在突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后,全县机插秧面积大幅增加,今年全县机插秧推广乡镇已达到25个,面积已突破5万亩。同时,也激发了广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突破油菜、玉米、花生、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的热情,并主动投资购买了玉米播种和收割机、油菜播种和收割机、花生播种机、马铃薯播种机、704或804大中型拖拉机等,就近流转土地实行规模经营和开展全程机械作业。
(苍溪县农机局 李晋)